7月18号,2022年黑龙江干流逊克段鲟鳇鱼增殖放流活动在车陆乡卫东村中俄边境水域举行。放流8至12厘米长施氏鲟16.5万尾、3龄达氏鳇500尾、2龄达氏鳇500尾。

县领导许绍辉、朱玉辉和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黑河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等单位领导参加了放流仪式。鲟鳇鱼是施氏鲟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总称,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过,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2020年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名录中野外种群达氏鳇被列为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野外种群施氏鲟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近年来,逊克县按照“稳定种植业,发展畜牧业,挖潜林、渔业”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总要求,致力于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通过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加大禁渔期执法力度等一系列资源修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改善了黑龙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了黑龙江濒危珍稀鱼类资源。朱玉辉在黑龙江逊克段鲟鳇鱼增殖放流活动上致辞中指出:多年来,逊克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责任意识,全力做好各项水生态保护工作。此次16万尾施氏鲟即将回归自然,对有效恢复黑龙江鲟鳇鱼资源、加快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界朋友积极行动起来,同心携手、共同参与到增殖放流事业中,努力营造关爱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奋力开创逊克渔业发展精彩篇章。人工增殖放流一直是推动渔业资源恢复,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此次放流的16.7万尾鲟鳇鱼苗是逊克县濒危鱼类救护基地,经过50多天的精心培育,现在鱼苗达到放流标准。投放的鱼苗都事先进行了相应的野化训练,以提高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当地村民、志愿者在水产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在江岸和两艘船舶的放流平台上,向界江—黑龙江放流了16.6万尾鲟鳇鱼幼鱼。据了解,在7月底8月初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计划还要在黑龙江干流逊克段举行一次增殖放流活动,计划增殖放流8万尾左右的达氏鳇幼苗。随后,相关领导来到车陆乡卫东村酒坊和村使馆建设现场进行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