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奔跑吧·少年”2023年黑龙江省举重锦标赛在齐齐哈尔市中环广场阳光大厅落下帷幕。来自全省6个地市代表队的近百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甲、乙组比赛以及测验赛。在25个级别抓举、挺举和总成绩比赛中,哈尔滨队获38枚金牌,牡丹江队获15枚金牌,大兴安岭队获12枚金牌,齐齐哈尔队获6枚金牌,绥化队获3枚金牌,伊春队获1枚金牌。年轻的运动员们在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竞技水平。
举出好成绩
本次锦标赛中,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了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一次次挑战极限,突破自我。
齐齐哈尔队的王云龙在男子乙组96公斤级比赛中,以143公斤打破了挺举省纪录。他在赛后说:“第一次参加省锦标赛,有一点紧张。最后试举150公斤失败,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在训练中成功举起过这个重量,回去还要跟着教练好好训练。”
16岁的王云龙来自齐齐哈尔龙江县,此前训练柔道项目,因为从小喜欢力量训练,所以对举重更加情有独钟。去年12月,王云龙进入省举重队,跟随省男队教练王海龙训练。尽管在家里每天做各种力量训练,但初入举重队的王云龙依然缺乏专业的举重训练基础。针对这一情况,王海龙教练专门为王云龙制定了训练计划,一直在帮助他打基础,规范技术动作,训练身体素质。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王云龙首次参加省锦标赛便打破省纪录。王海龙表示,当时选择王云龙入队正是因为看中他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又喜欢这个项目。他还年轻,未来经过刻苦训练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下一届省锦标赛,他肯定能创造新的纪录。再过几年,他到成年组大级别里也会有很大的潜力。通过王云龙的例子,我想说我们在选材过程中,不要拘泥于运动员的专项是练什么的,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主观意愿和可塑空间。
选出好苗子
由于年龄偏小或训练时间不够长,很多参加乙组比赛的运动员均为测验成绩。
哈尔滨队的陈雅楠今年12岁,是参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在女子49公斤级测验赛中,她的每一次登台试举,技术动作都做得有模有样,毫不怯场,展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了感受氛围和积累经验的参赛预期。
陈雅楠的教练孟德娟介绍说,陈雅楠是今年四月从宾县招入到哈尔滨队的小队员。在基层选材过程中,陈雅楠通过了举重身体素质测验,同时对训练举重也有意愿,并且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基础训练,陈雅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此外,与陈雅楠先后入队的小队员在比赛中均有不俗表现。
作为从宾县走出来的全国女子举重冠军,43岁的孟德娟对宾县再熟悉不过。2002年退役从事教练工作后,她会经常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为哈尔滨女队挑选适合举重的小女孩,她相信在那里还会挖掘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举重之花。
二十多年里,孟德娟先后为省队输送了近十名优秀女运动员,在2023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中夺得亚军的丁爽便是她的得意弟子。
“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拿到省运会冠军、全国冠军,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为国争光。”孟德娟说。
哈尔滨队在本次锦标赛金牌榜上一枝独秀,在今年上半年结束的省运会金牌榜上也是独占鳌头。这得益于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也离不开教练们的悉心调教,更离不开他们深入校园广泛选材。
多年来,哈尔滨举重队始终坚持深入校园发掘举重好苗子,在适龄学生中选拔身体素质好的孩子后,积极与家长沟通,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到队里。
黑龙江省女子举重队主教练刘尧表示,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对训练举重有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训练举重影响发育不长个儿。其实不然,举重运动不仅是一项力量和技术训练,也是促进青少年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的一项有益运动,同时也能磨炼青少年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对于选材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问题,刘尧表示这既需要广大基层教练员务实工作,慧眼识珠,也需要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打破认识误区。青少年就是未来,希望各地市举重队能够俯下身子深入基层挖掘出更多优秀后备人才,为黑龙江举重发展贡献力量。
办出好比赛
比赛期间,每一天都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赛,为运动员加油鼓掌。很多市民表示,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举重比赛,比在电视机前看得更真切和震撼。运动员在上举的时候,观众们的心也会跟着提起来。当运动员成功时,会由衷地为他们鼓掌,即使失败了也会为他们加油。
很多运动员也表示,第一次在商场内比赛感觉很兴奋。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现场观众在加油助威,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与以往不同,本次锦标赛将赛场设置在位于市中心的中环广场内,将民族歌舞、健美秀、小提琴等节目融入其中是协办单位的一次尝试。
“之所以把赛场设置在市中心商场内,是想让举重这个小众项目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群众了解举重、喜欢举重,并以此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同时,现场观众的鼓励也会给运动员一种精神力量。”齐齐哈尔市举重运动协会主席伊志强说,本次比赛的圆满成功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把比赛办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想办法把举重这样的项目搞得更有活力和影响力,结合网络媒体等方式,让赛事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同时,也更有群众性和参与性。
作为本次锦标赛的协办单位,齐齐哈尔市举重运动协会在赛事期间做了很多细致工作,为确保比赛如期顺利进行,伊志强和工作人员们费尽心力,从赛事筹备到赛场选址,从设施与器材的运输再到场地搭建,协会仅用几天时间便搭建出一个安全标准的比赛大台。比赛器材和设施基本上都是由协会筹备的,有些还是伊志强个人出资提供的,市体育局、市体校、市健美协会也给予了赛事大力支持。
“我们搭建的大台都是符合国家级办赛标准的,承办全国性赛事也没问题。特制的大台钢架和缓冲材料不会对商场造成任何损坏。”伊志强说。
作为齐齐哈尔市举重运动协会主席的伊志强,本职工作是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系的举重教师。在本次比赛中,他的两个学生也都有惊艳表现。
“工作与举重在一起,工作之余还是与举重在一起。除了家庭生活,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举重上。”伊志强说。
伊志强的父亲是一名举重教练。深受家庭影响,1981年,12岁的伊志强成为了一名业余举重运动员,起初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越练越喜欢,结果这一练就是六年。大学毕业后,足球专业的伊志强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举重项目上,这一次,他换了一个身份,成为了一名裁判员。2008年,他考取了国际一级裁判员证书,具有了执裁奥运会和世锦赛这样国际大赛的资质。
2012年,在伊志强的筹划和推动下,齐齐哈尔市举重运动协会成立。作为首任协会主席,伊志强积极推动鹤城举重运动的推广和发展,积极组织、协办赛事。十余年间,他们成功协办了十余次省锦标赛和冠军赛,以及两次全国赛事和一次全国群众性举重赛事。
“齐齐哈尔举办过很多大型举重赛事,我们有丰富的办赛经验和优质的办赛条件,以后我们会继续协办更多优质赛事。当然,如果其它地市办赛需要我们帮助,我们也会积极提供帮助。为了黑龙江举重事业的全面发展,我们不遗余力。”伊志强说,希望更多人了解、关注、喜爱举重,但不局限于举重这个竞技项目,而是通过举重运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力量举重、健身和健美运动中,让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促进。
带出好裁判
刘牧和那宪飞是龙江举重界德高望重的两位老裁判员,退休后依然活跃在龙江举重裁判工作中。年逾六旬的两人均为国际一级裁判员,具有丰富的执裁经历和极高的执裁水平。本次锦标赛,组委会特邀两人担任仲裁委员。
“我们来参加这次锦标赛,一方面是做仲裁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年轻裁判员尽快成长。因为黑龙江举重运动的发展,不仅仅是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刻苦训练,还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裁判员队伍。裁判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举重事业发展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宪飞说。
针对比赛中一些年轻运动员在出现犯规动作时不明就里的情况。那宪飞表示,有些运动员刚刚训练时间不长,正是打基础的阶段,或许训练中存在着技术动作不规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基层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技术动作标准,而教练员也需要不断学习裁判知识,掌握判罚尺度,这就需要裁判员们对各队提供业务帮助。所以说裁判员业务的水平高低,裁判员队伍的建设和壮大对举重事业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本次比赛的十余名裁判多为一级裁判,在年龄构成上是老中青相结合,他们认真工作相互配合,圆满完成了本次比赛的执裁任务。
“裁判员队伍要发展壮大,年轻人要担起来,我们老裁判会帮助他们成长。希望我们有更多的裁判员可以到全国赛场和国际赛场去提升自己,多学习多参加裁判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那宪飞说。
作为本次锦标赛的裁判长,八零后的郑会聪也是首次担任裁判长工作,她在比赛中的表现得到了刘牧和那宪飞两位前辈的一致认可。郑会聪表示,从运动员到裁判员,多年来始终热爱着举重项目。本次担任裁判长工作,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非常感谢前辈们的帮助和提携,以及全体裁判的携手努力。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裁判员培训,多交流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为龙江举重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黑龙江举重事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全运会5金的辉煌,也有过平淡期和低潮期。但在一代代举重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如今再呈抬头之势,蓄势待发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锋,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