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15:28:34 来源: 哈医大四院
黑龙江省
举报
近日,80岁高龄的周爷爷(化名)因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就诊于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二病区,同时发现合并危及生命的“血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危重,普外科、血液科团队交替接力,精诚合作、因病施治,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小肠造瘘,白血病靶向治疗,使得周爷爷经过精心治疗后康复出院。
两个月前,周爷爷因腹痛,不能进食就诊于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二病房,经过翟博教授、李俊玮医生详细诊治,诊断为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腹股沟疝,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显著增高,超过正常人的20倍,同时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病情危重,血小板的减少导致周爷爷凝血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所有的外科操作都变得举步维艰。急请血液科会诊,转入血液病区。哈医大四院血液科赵红丽副主任医师、张宇晶主治医师给予积极完善骨穿,免疫分型等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显著增高,给予积极降白输血支持治疗,患者白细胞显著下降,出血倾向也明显改善,但肠梗阻持续不改善,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接力棒再次交接给普外科团队。翟博教授团队反复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在血液科赵主任的调理下,周爷爷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于是翟博主任毅然决定对周爷爷进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见周爷爷右侧的腹股沟疝多年来由于反复嵌顿,疝环附近粘连的回肠末段的肠管已经形成了瘢痕性增厚狭窄,导致梗阻,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实现损伤控制,术中决定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小肠造瘘术,解决肠梗阻以及周爷爷进食问题,二期再行还瘘手术。经过短暂的休整,一周后周爷爷再次住进血液科。面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对化疗耐受性差,早期病死率高,化疗缓解率低以及周爷爷身体状态差的多重问题,赵红丽副主任医师团队制定适合虚弱老年人的无传统化疗方案的个体化治疗——去甲基化药物联合BCL-2抑制剂,经过血液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细心照顾,周爷爷迎来了新生,开开心心回家过春节。出院的时候,老人的儿女特意给科室送来了锦旗,激动地说:“谢谢哈医大四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是你们创造了奇迹!”据赵红丽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中位发病年龄68-70岁超过50%患者年龄大于60岁。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多、不良细胞遗传学和不良基因突变发生率高和疾病特点决定了老年患者预后差于年轻患者。但近5年诸多髓系肿瘤靶向药物研发成功,使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疗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目前哈医大四院血液科团队通过MICM精准分型,采用低强度治疗以及支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让年龄不再是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拦路虎”。
赵红丽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科学(血液病)博士
生物学博士后
中国医药教育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白血病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黑龙江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第二届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东北内蒙多发性骨髓瘤协作组委员
哈尔滨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副会长
CSCO黑龙江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各类贫血、以及出凝血疾病的诊治。尤其在慢性髓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系统进修13个月,结合地区特点,采用常规检测与分子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恶性血液病进行精准分层以及预后判断,运用与国内、国际同步的规范治疗,进行常规诊疗。普通外科二病房副主任
国家外国专家局公派访学项目获得者
2016年当选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封面人物
2018年当选为美国外科医师学院Fellow(FACS)
中国医师协会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肝胆胰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ALPPS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普通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长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工作,特别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腹腔镜微创治疗;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性手术;腹壁疝、造瘘口旁疝、食管裂孔疝的微创手术治疗;肝、胆、胰腺肿瘤的外科治疗。
本文来源:哈医大四院
责任编辑:
王平_herb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