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15:29:14 来源: 哈医大四院
黑龙江省
举报
近日,哈医大四院松北院区高压氧科接诊了一位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的老年女性患者,患者五年前诊断为“宫颈癌”,经放化疗治疗后完全缓解。2024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尿频、尿急,伴下腹胀痛,后出现大量血尿,急性大量失血一度造成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于当地医院先后两次输血抢救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仍间断出现血尿,就诊于哈医大四院泌尿外科,经松北院区高压氧科张瑛琦医生会诊,评估患者病情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和泌尿外科膀胱灌洗联合治疗。经过约30次高压氧治疗、6次膀胱灌洗后,患者出血停止,病情完全缓解。
放射性膀胱炎主要是放射线引起的血管损伤、小血管闭塞、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形成溃疡,常合并水肿、感染、出血。多发生在放射治疗结束后2~3年出现,短则数月,长则在治疗后10~20年。病变部位常见于膀胱后壁三角区及其周围组织,因其靠近照射部位以及血液供应较少。
轻度放射性膀胱炎有尿急、尿频、尿痛、少量血尿等症状,也可表现为一过性血尿; 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中度放射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黏膜充血、糜烂、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血尿可反复发作,有时膀胱壁可有溃疡;重度放射性膀胱炎则可以形成膀胱阴道瘘。辅助检查超声可发现膀胱壁增厚、内壁毛糙,其中以后壁三角区为著,并可探及突起;CT可发现后壁三角区增厚隆起及原发病灶表现;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可作为金标准,可见水泡状改变、出血点、溃疡、团状隆起等。有明确的盆腔放射治疗史,临床上可出现突发性、反复性的肉眼血尿,或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致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失血性贫血等。- 我国高压氧治疗适应症里将放射性组织损伤列为I类适应症的有:
放射性骨坏死、软组织放射性坏死、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下颌损伤的口腔科术前、术后预防性治疗。放射治疗会损伤膀胱黏膜的血管系统,使膀胱黏膜缺血坏死,高压氧可刺激血管再生,使膀胱黏膜修复。迅速改善放射性损伤病灶组织氧的供应,减少酸性代谢产物的产生。促进组织细胞修复,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建立侧支循环,增加营养物质供应。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渗出,迅速消肿。加速继发性感染的控制和坏死组织的清除。同时,还可以改善肾脏排泄,肝脏解毒,骨髓造血等功能。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也是唯一能逆转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手段。
本文来源:哈医大四院
责任编辑:
王平_herb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