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抢抓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强做大“寒地龙药”产业的决策部署,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省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以及鸡西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优势,依托自然优势、挖掘资源潜力,把“寒地龙药”之首刺五加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特色产业强力推进,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刺五加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新高地,举全市之力创建“中国刺五加名城”,一跃成为国家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全产业链条持续释放强大活力。
虎林市种植刺五加历史悠久,饮誉华夏。本报今起推出“虎林五加 千年珍宝”系列报道,将从资源、产业、品牌、科技等维度,深挖虎林刺五加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展示虎林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释放刺五加“绿色宝藏”价值的生动实践。
今日推出首篇——
芳菲四月,黑龙江大地春和景明。日前,记者踏入虎林市七虎林林场杨木沟的天然次生林,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布满坚硬皮刺的野生刺五加与挺着青稚尖刺的仿野生刺五加,二者错落有致地根植林间。七虎林林场场长赵洪奎凭借其专业的经验,向记者介绍:“眼前这株是四年生的野生刺五加,那株是两年生的仿野生刺五加。现在它们已进入返青期,按照生长规律,五一前后就会萌发出新绿。”
野生刺五加约占全国产量1/6苷E含量高出其他产地近2倍
“经专业检测,虎林野生刺五加品质全国最优,刺五加苷E含量、异嗪皮啶含量为其他产地含量近两倍。”虎林市林草局副局长马正林底气十足。该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保存着最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其广袤的山林为刺五加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拥有“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的天然屏障,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达标率分别达到95.5%和100%,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野生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纯净的水源和富硒土壤,是一座天然的中药材宝库。
据马正林介绍,虎林市域内林地总面积约412.6万亩,森林草原覆盖率达到31.09%。境内的中药材共230余种,特别是野生刺五加总面积约76万亩,总储量约2万吨,年可预采总量1300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6,为寒地龙药产业发展夯实了坚实资源基础,这一组组闪光数据是创建“中国刺五加名城”最大的底气。
筑牢野生刺五加根基 生态与经济共绽新花
野生刺五加是虎林市宝贵的自然财富,更成为虎林刺五加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马正林表示,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虎林市积极规划仿野生栽植刺五加面积32万亩,现有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七虎林林业局、示范林场、东风林场5处林冠下仿野生栽植基地,目前已经完成林下仿野生栽植15万亩。
在七虎林林场,场长赵洪奎介绍,这里是黑龙江全乐制药有限公司的刺五加药材野生抚育林地,林场与该公司签订《林下利用和培育中药材合同》,联合建立合计5万亩的刺五加药材野生抚育基地,该公司种子采自当地野生种子,经过繁殖处理后,在苗床上育苗,1~2年的苗就会被移栽到这片林地里,让其自然生长,全区都采用密度优化模式进行抚育,目前已栽种近3万亩。
“每亩最少栽植200~300株刺五加,针对分布不均区域,需加大补植密度。”赵洪奎还表示,除全乐制药外,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在林场也有3万亩的刺五加基地,这些企业的进入,为林场带来多重效益。一方面,转变了林业工人观念,对林下经济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有力推动林区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职工收入得以增加。每年增收至少5000元,极大带动产业建设,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开辟有效途径。
基地认证与繁育技术添翼 奔赴“刺五加名城”新程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虎林市对刺五加种植基地认证和种苗繁育工作也丝毫没有懈怠。记者从虎林市林草局获悉,刺五加种植GAP种植基地认证,已通过一轮审核,将推进刺五加种植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马正林介绍,虎林市与黑龙江省林科院牡丹江分院合作攻克了刺五加播种育苗、根蘖苗无性繁殖技术难题,建成种苗繁育基地1046亩。去年向国家商标局申报了虎林刺五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虎林刺五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申报虎林市2025年刺五加“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其持续扩大的种植版图和日益完善的种苗繁育体系,为创建“中国刺五加名城”提供了强有力的“双后腰”支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