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3日,我省自西向东大部地区出现了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大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工作,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组织辖内各保险机构积极应对大风雨雪天气,通过强化巡查值守、加强隐患排查、开展高效理赔服务,有效应对极端天气,贡献保险力量,展现行业使命与担当。
风险减量,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极端天气的严峻挑战,黑龙江金融监管局未雨绸缪,闻“风”而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两次向省级财险机构发布工作提示,要求各保险机构深刻认识做好此次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监测预警,开展防灾减损服务,开通理赔绿色通道,落实落靠各项应急准备。
全省各财险机构快速响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风险减量措施,对重点客户进行全方位、全流程防灾防损排查,有效防范和减轻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保财险紧急召开极端天气应对动员会议,启动三级应急值班值守机制,多渠道发布大风天气预警及防灾建议,对重点客户进行清单式管理,主动提供防灾减灾服务。平安财险依托“鹰眼系统 DRS”技术,对灾害覆盖区域的企财险、工程险、安责险客户进行动态筛查,通过该系统制作大风预警提示,向客户精准推送大风预警、避险指引及防灾贴士4万余条,实现“风险提示—避险指导—损失预防”闭环。太平洋财险发布大风气象预警,组织风勘专员对承保的轻钢结构建筑物、电力输送、户外设备设施等重点客户进行走访,排查消除风险隐患。阳光农险通过短信提醒、网络发布等方式向投保人发布风险预警,对重点风险企业采取电话提示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风险减量服务。中意财险启动并执行应急预案,对营业场所进行防风防火排查,查勘车24小时待命,向承保客户发送短信风险提示2.28万条。
快速响应,彰显行业担当
极端天气发生后,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迅速指导各保险机构全面投入受灾报案处理和赔付工作。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优化理赔流程,落实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截至4月17日,全省保险机构累计接到受大风造成损失的报案268件,完成赔付198件,灾后三天内已支付赔款88.83万元,未结赔案后续将尽快赔付到位。全部因大风引发损失的保险报案中,车险报案数151件,报案金额109.74万元;责任险报案数8件,报案金额4万元;企财险报案数15件,报案金额47.45万元;家财险报案数94件,报案金额9.12万元。
同舟共济,传递保险温暖
我省在应对大风灾害过程中,保险业用有温度的服务搭建起守护家园的“避风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理赔服务,让保险服务成为灾害中的暖心力量。
4月13日9时45分,哈尔滨市乔先生通过人保财险拇指理赔小程序报案、系统识别为“暴风案件”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不是查勘流程,而是理赔员细致的安全提醒:“请您注意自身安全,到安全区域等候。”这种将客户安危放在首位的服务理念,贯穿于75分钟的急速理赔全程——从远程比对历史数据,到10分钟完成定损,再到赔款直达合作维修厂账户,机构用“零接触”服务让乔先生在狂风呼啸的灾害现场感受科技与人文的双重保障。
同日13时16分,方正县会发镇永丰村村民栾先生同样体验到“一对一”的贴心守候。理赔员通过视频连线,不仅一步步指导栾先生拍摄受损房屋全景及玻璃破碎细节,更反复叮嘱:“请您与家人远离危险区域,避免二次伤害。”同步启动三级应急机制,结合当地建材价格,10分钟核定玻璃面积、材料及工时费900元,60分钟完成全流程理赔。栾先生感慨:“大风天里解释得清楚,赔得痛快!”。
下一步,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将进一步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指导保险机构不断完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金融服务措施,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心和关怀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