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五科为一位间歇性胸闷痛患者明确诊断,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60岁的王某,近2个月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间断性胸闷痛,位于胸骨后,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濒死感明显,发作时间与频率不固定,多在静息时出现。患者多次在外院就诊,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均未发作胸痛,因此未见特殊心电图表现。为明确诊断,王某于3月12日在外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可见斑块形成,狭窄最严重处约30%~40%,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焦虑状态”。患者出院后仍饱受胸痛困扰,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来我院心血管病五科就诊。
副主任邹国良接诊后,结合冠脉影像检查结果,认为当前冠脉病变不能准确解释胸痛症状。入院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胸痛,每次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科室医生团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必须明确患者胸痛发作时是否存在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应复查动态心电图。通过复查,在患者再次出现胸痛时成功记录到心电图变化。杜春波医生经过认真研判,发现患者胸痛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明显的ST段抬高,符合变异型心绞痛诊断。
据悉,缓解变异型心绞痛的最有效药物是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但其可能带来减慢心率和延缓房室结传导的副作用。患者最慢心率为35次/分,最快心率89次/分,平均心率仅为50次/分,即患者本身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用药后可能加重症状。因此,科室医生团队决定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以益气温阳类中药提高心率,并备好临时起搏器。经过调理,患者服用地尔硫卓后不仅疼痛缓解,心率也未受到明显影响,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优势。
据邹国良介绍,变异型心绞痛症状包括胸痛、晕厥、腹部不适、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且发作情况与劳累程度无关。由于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于疑似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提高认识,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时,若存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可考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