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岁高龄的张大娘(化名),从年轻时就被胆道结石所困扰,曾多次实施外科胆囊切除手术,胆管取石手术,但依然长有结石。近一个月,张大娘反复出现上腹痛、呕吐、黄疸,间断发热,于当地医院查核磁发现胆管巨大结石,当地医院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但家属考虑患者已经80岁,且曾做过多台外科手术,这次不想再进行外科手术,于是慕名来到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找到擅长做ERCP手术的王立国主任医师。
王立国主任医师阅片后发现,患者结石巨大(最大结石约2cm*4cm),而且多发,几乎占满整个胆管腔,又因患者高龄,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很容易出现并发症,首先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但患者及家属出于对患者80岁高龄的考虑,害怕外科手术会带来风险,凭借着对王立国主任医师精湛技术的信任,仍然坚持选择进行ERCP胆管取石。
术中
![]()
术后
术前,王立国主任医师充分评估病情,制定了合理的手术方案及补救措施,并将碎石网篮、球囊、胆道镜等手术器具全部备齐,准备与结石“决战到底”。术中,王立国主任医师发现患者不但高龄,石头巨大,而且内镜取石开口十二指肠乳头不佳,这给本就困难的手术又雪上加霜。但王立国主任医师凭借多年的ERCP经验,建议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切开、扩张、取石、碎石、胆道镜探查胆管结石残留情况。经过详细和周密的手术计划以及术中的努力,王立国主任医师将一2*4cm大结石碎石取石,完美地从胆管取出,再用胆道子镜探查胆道,无结石残留,手术非常成功。当王医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属时,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万分感谢医生的付出和努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据王立国主任医师介绍,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科常见腹痛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多数患者误以为胃病)、黄疸和寒战发热,起病较急、进展迅速,若不及时给予胆道引流,很容易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而危及生命,既往外科手术取石引流,但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手术耗材的完善,很多胆管结石、胆管炎病人可以通过ERCP解决胆道梗阻,且巨大胆管结石也可以通过碎石取石的方案将结石取出,同时我们拥有胆道子镜,可以进入胆管,直视下观察胆管结石是否残留,客观准确,目前是解决胆管结石的首要方式和方法,同时可以完成胆管大、小结石的一次性取出。
专家简介
王立国
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一病房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哈医大四院胃镜室副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医疗骨干”
哈医大四院“先进医疗骨干”
2024年全国单人肠镜大赛入围前50强
第五届全国青年ERCP大赛,东北冠军,华北四强,全国总决赛优胜奖(全国13强)
学术兼职:
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肝胆胰肿瘤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疾病及模拟内镜培训学组成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营养代谢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学组组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内镜分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委会委员
哈尔滨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擅长:
从医20载,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内镜诊疗数万例,ERCP数千例。尤其擅长内镜技术,ERCP、ESD、内镜下止血、胃造瘘、阑尾炎内镜下治疗等。包括常规开展消化内镜(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精细检查;熟练开展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如内镜下息肉电切、止血、取异物、(鼻空肠营养管、肠梗阻导管、消化道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组织胶注射等治疗;尤其擅长"3E"技术:消化道息肉、早癌或粘膜下病变的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疾病诊治等;特色开展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及空肠造瘘术(PEJ)、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曾于上海长海医院、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进修学习ERCP及ESD等内镜诊疗技术;其内镜技术曾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省卫生厅、省博士后和哈医大四院青年基金课题4项,主编北大出版社专著1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医学试听教材1部。发表国际SCI文章2篇、国内核心期刊5篇;承担本科临床教学任务,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