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8岁的张大娘(化名)本过着安稳的退休生活,一场毫无征兆的突发疾病,却骤然打破了这份平静。张大娘因“呼吸困难1天”的紧急情况,被家属陪同前往哈医大四院就诊。
急诊接诊后,经肺动脉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为“双肺动脉栓塞”——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血管急症,血栓堵塞肺动脉会直接影响肺部血液供氧。结合患者病史及当前症状快速评估,当即转入血管外科,为后续针对性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面对张大娘的病情,哈医大四院介入血管外科闫龑主任医师团队迅速接诊,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判断其病情危急——肺栓塞作为致命性血管疾病,血栓堵塞肺动脉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休克甚至猝死。考虑到患者经前期治疗效果不佳,团队果断制定个性化介入治疗方案,采用微创介入技术精准清除肺动脉内血栓,同时辅以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复发。
![]()
手术过程中,闫龑主任医师凭借精湛医术和丰富经验,全程精准操作,成功清除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肺动脉血流通畅。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迅速缓解,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目前正在康复中,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
【知识科普:肺栓塞】
1.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堵塞血管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血栓就像肺动脉里的“堵点”,会阻碍血液向肺部供氧,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2.为什么会得肺栓塞?
(1)血栓来源:多数血栓来自下肢深静脉,长期卧床、久坐不动会导致下肢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脱落。
(2)基础疾病:房颤患者心脏跳动不规则,易形成心内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会加速血管病变。
(3)其他因素:手术、外伤、骨折后血管损伤,吸烟、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也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3.什么人容易得肺栓塞?
(1)有房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2)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者,如术后患者、办公室职员、长途旅行者;
(3)老年人、吸烟者、肥胖人群;
(4)近期有手术、外伤或骨折史的人群。
4.肺栓塞有哪些症状?
(1)核心症状: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是肺栓塞最典型的表现;
(2)常见伴随症状:胸痛、胸闷、咳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咯血、心慌、头晕、乏力;
(3)严重情况:可突发晕厥、休克,甚至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5.肺栓塞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轻症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通过抗凝、溶栓药物溶解血栓、预防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尿激酶等;
(2)介入治疗:对于病情危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如血栓抽吸、溶栓导管溶栓等,快速清除血栓,恢复血管通畅;
(3)手术治疗:极少数严重病例需开胸手术取栓,临床应用较少。
6.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卧床护理: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密切监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复发等情况;
(2)药物遵嘱:严格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3)饮食调理: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减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
(4)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锻炼,避免久坐久卧,适度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如何预防肺栓塞?
(5)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房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6)改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7)避免久坐久卧:长时间办公或乘车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做下肢伸展、踝泵运动,促进血流;
(8)定期体检: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血栓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